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英文研討會的報告方式」聽講心得

本次演講的講者相當風趣,他在報告時的時間掌控、重點掌握都很精準。
雖然他演講的內容半數以上為已知,但仍有一些收穫。

1.上台時不要一直道歉自己的英文不佳
2.做好電子產品可能壞掉的各種準備
3.投影片最後可以準備幾個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如果有人問就可以馬上回答,如果沒有人問,在現場沒人提問時,也可以自己說:「以下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首先是......」以免場面尷尬。
4.勿使投影片搶了講者的風采!
5.當你發現有人就是想在討論時爭辯或是長篇大論,可以請他會後再來找你討論。
6.如果國際研討會的聽眾英文不佳,導致你聽不懂問題,除了可以詢問主持人,也可以用你可以回答的方式回答。盡量避免大家一起進行「英文猜猜猜」的遊戲。
7.養成報告後修改投影片的習慣,可減少下次準備的時間。

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生活寫照

我不在家,就在學校/辦公室。
我不在學校/辦公室,就在前往學校/辦公室的路上......

改編自褚威格《昨日世界》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地球村就在你身邊

上上週到中正紀念堂散步,發現周遭的人講英語、日語、韓語、粵語和標準京片子的人居多,
講台語和一般國語的人屬少數。
心中有些驚訝。

今天中午在小小福用餐,旁邊坐了三位講日語的學生,在他們隔壁的是講英語的交換學生,
講國語的是我和販賣部的阿姨(或許還有旁邊一群沈默的大眾)......

一邊吃飯,一邊懷疑:難道地球已經平了嗎?
怎麼講國語的人,這麼快就被淹沒了?

想遠一點,不只語言,地區特色、個人專長,
或許也將淹沒於快速整合的世界。
如何培養/維持自己的專長與特色,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一次寶貴的合作經驗__心測期末報告

這學期花了不少時間練習編製量表,也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與人合作。
雖然有半數的課程要求我可以獨力完成,但這就不是合作了!
合作,是兩個以上的人在同一目的下,做共同的努力。
所以自己跟同伴都要付出,並且互相幫助。

雖然準備作業的過程中,遇過各種奇特的狀況,
像是約好的討論時間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出現、約好繳交作業的時間只有一兩個人做好、
有人總是在討論時間生病或沒意識到要討論,
但是,能夠合作的人也發揮了他們最大的力量,密切交換意見,並完成報告。

今天的口頭報告順利完成,得到老師與同學們的肯定,
讓我更深刻體會合作的力量。
有些工作雖然一個人也能夠完成,但有好的伙伴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有盡責的助教,不厭其煩地解答我們各種問題。
讓我們能夠盡量流暢、正確地報告,
修這門課有點「物超所值」呢!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是用心的問題,還是邏輯的問題?

今天跟老師討論到自己文字表達能力的問題,
老師表示我近期的文字彙整,出現了一些落差。
例如:邏輯的連貫、文字的確切意涵,有時候還不錯,有時候一團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是真的邏輯概念不強,還是用心不足?或是有其他原因?

自己想一想,可能都有。
因為有些概念自己看的時候覺得很清楚,別人卻看不懂(有時候是自己累到不太能用大腦思考了......)
有些時候是有多個功課同時進行,因此分散了用心程度;
還有些時候,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問題,看不太懂文獻在寫什麼,
彙整出來的東西就丟三落四、或是前言不接後語。

所以,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多看邏輯訓練的書、多跟老師討論,或許有幫助   吧?
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讀者,有沒有什麼好建議呢?

重新研究FIFE

前情提要:FIFE(patients' feeling, idea, function and expectation after disease)是去年剛入學時考慮的研究主題,但幾經波折,換了PRO、中風知識問卷發展、中風知識問卷發展過程中的認知訪談、中風後憂鬱篩檢量表的發展,又回到中風個案的FIFE。所幸,中風知識與中風後憂鬱與feeling和idea有高度相關,因此也不算是真正換了方向。

考量的重點:FIFE是否與未來畢業論文有高度相關?FIFE量表要做到什麼程度?是否可以在一兩年內寫出相關的論文?

老師的想法
1.預計安排大三、大四學生練習FIFE量表的使用,在臨床上推廣,並做修改。

2.想想可著手的重點、FIFE研究可能遭遇的困難。

3.目前暫不急著修改內容。預計在寒假時畫出幾個至少三層的參考架構、三月進行初步改版、與IT討論適合的單機版、網路版編排與內容、在一兩年內寫出相關的論文。參考架構的犯例如下:
中風知識 ←→個案/家屬教育
             ↓           
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建立共同的治療目標
             ↓
提升治療滿意度與療效
若可以建立好模式,也可以套用至不同主題、族群,例如:用於小兒領域、或個案對職能治療的瞭解。

老師的建議:有些研究主題的入門門檻較高,例如:憂鬱症的篩檢量表,通常會找醫師診斷作為效標,並且大量收案以減少樣本特性對結果的影響。基於人力、財力、時間考量,短期內不易發展憂鬱症篩檢量表。因此,要重新考慮畢業論文的主題與方向。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學習的不可逆:不進則退

就讀研究所之後,不斷試著讓自己的表現更像個研究生。
從選課開始,就要想著選課內容跟未來要具備的核心能力與畢業論文可能需要的知識。
選課之後,因為下修大學部的課,儘管考試或報告分數還不錯,還是要提醒自己:都讀到博士班了,考贏大學生好像沒什麼好得意的。
就像高中生考贏小學生,根本不能拿來說嘴.......
對待知識的態度,更要抱著開闊的心胸接受各種可能,
並且不能再依靠單一知識來源,甚至要學習判斷各種知識的正確性。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一直用大學、碩班的心態看待博班,就是沒有進步了!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與Tonlin的討論

今天和Tonlin聊過之後,覺得自己英文表達和理解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不過,還是很高興能夠跟他討論他有興趣的事情。
由於自己的妹妹年紀也跟他差不多大,所以不會覺得不知道要聊什麼。
希望他會覺得我是個有趣的「阿姨」 XD

這就是研究生啊!

一覺難求
日前與同學討論耶誕夜要怎麼過,三個人貢獻了不同的答案。
同學A:我要去吃大餐,犒賞自己讀研究所的辛苦。
同學B:我要安靜地在家休息。
同學C:我想要好好睡一覺。
同學A:我已經放棄這個願望很久了(因為無法實現)......

小註、研究生難道只能靠吃東西和睡覺犒賞自己嗎?

選課的理由
上週英文課,老師問:你有沒有修過有趣的課?
我認真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在研究所的課有哪一門課是讓我覺得非常有趣的。
我對有趣的定義比較像是「興趣」:即使沒有外在壓力逼迫,仍會主動做的事,不做就會若有所失、非常期待可以從事的時間。
因此,研究所的課程在我的分類當中,主要只分為自己擅長/不擅長、對研究實用/不實用的兩個光譜。
至於是不是對於自己擅長或對研究實用的課程多喜歡一些,
或許有一點吧,正向回饋本來就會增加學習的動機。
但是他們還稱不上是「興趣」,只能說是還算有意思、或不排斥。

若把時間軸拉長,自己整個求學過程真正有興趣的課程是音樂、閱讀、編織、寫作、與少部分的國文課(因為多半都在分析章法、註釋,有點無趣)、還有小兒治療介入(多少也是因為很實用吧),
多數看起來都只適合當「休閒」的興趣。
不過,如果能把學科與興趣調和好,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這就是研究生的日子......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課堂雜記-三種專家與四種合作過程

三種專家
前天與老師談到與專業人員討論的心得,
老師也分享了他對於專家的程度判別:

初級:半個專家,凡事都講得斬釘截鐵,眼界較窄。

中級:半個以上的專家,因為懂得多,所以對任何方法都有所保留,因此無論選擇什麼作法,都動輒得咎。使諮詢者無所適從。

高級:真正的專家,對概念有深刻精闢的瞭解,因此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概念,並且針對現實情形做出折衝。

儘管自己現在還達不到高級,還會常常犯錯,
但是只要有人願意教,就有機會學、有機會進步,這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

四個合作過程
同心協力→ 同床異夢→ 同室操戈 →同歸於盡
如何能夠在第一階段停留久一點,使雙方得到最大利益,真是門大學問啊!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累積與醞釀的過程__EFA上課心得

今天很難得聽到李晏講解EFA的概念,她真的完全不用數學公式,就可以把概念講清楚了,
真是令人佩服!
由此可見她已經很清楚每個步驟的目的和原理,才能如此深入淺出。
在聽課的過程中,我嘗試把過去讀的、聽的、問的,跟她講課的內容對照,
又把觀念釐清了一些。
就像在串項鍊一樣,準備了一盤珍珠後,總是要串起來才算成形。

明天我會嘗試用李晏製作的投影片自己講一次,看看還有哪裡不順,
趕緊補一下,應該有助於概念的理解。

此外,這次上課經驗更加深了我幾個想法:
1.聽與說之間的學習比例有明顯差距:除了之前上過一些因素分析的課程之外,主要還是因為老師要求要報告EFA,因此花了一些時間理解與準備。所以對於今天上課的內容,真是倍感親切!同時也驚訝地發現:自己之前報告過的內容,同學們好像沒有太大印象。這當然可能是因為我講得不夠好,也可能是聽者和講者所下的功夫有差,所以練習報告,收穫最大的還是報告的人。

2.親自操作有助學習:這學期在心測課程中,實際練習發展問卷、收案、進行項目分析,甚至誤用EFA還被助教在千鈞一髮之際提醒,這種種過程都對於瞭解因素分析在發展問卷中的角色很有幫助。否則,「題目之間的相關」和「因素之間的相關」,永遠都是抽象的概念。學習,還是要從做中學!

3.學習,是累積與醞釀的過程:還記得自己彙整的第一篇精讀文獻,就是因素分析。那時碩一剛開學,一篇因素分析看了一週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幸,李晏出場解圍,總算對因素分析有幾分印象。之後又聽了幾堂因素分析的課,加上這學期修了心理測驗和老師開的獨立研究,總算對因素分析/心理計量特性的輪廓慢慢清楚。
我是個太慢熟的學生,得花一年半的時間才搞清楚因素分析/心理計量特性到底可以做什麼,
但是,透過累積與醞釀,在不經意的時候發揮的功能,其實也滿驚人的,
至少,我對於今天自己能聽懂EFA的概念這件事相當驚訝!

感謝老師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深度學習。
之後,還要繼續挖寶囉!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Ability, capability, actual performance, and percieved difficulty的差異

 與管管、香香、詠如、菀薈和Jenny討論的結果

情緒障礙課程隨記與疑問

隨記
1.篩檢的目的為協助診斷。因為有許多疾病有共同的症狀或表現,在診斷初期必須仰賴包含特定關鍵字詞的篩檢表,將可能的疾病範圍縮小,以便快速精確地診斷。(若不透過篩檢表,很可能要花一段時間觀察、更改診斷)

2.結構式測驗可具體、有系統地掌握個案的問題,但較適用於輕症個案。
→認知能力較低或行為較混亂的個案不易配合評估,較適用半結構式的測驗。
若個案的嚴重度呈常態分配或正偏,則結構式測驗的適用性較高。(或許PEP-3較適合高功能自閉症個案?)

3.兒童行為檢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為多軸向的測驗,包括父母評量(parent report)、老師評量、認知測驗、生理測驗與直接測驗(個案自陳)。由於現代父母與小孩相處時間不長(小孩多在學校、補習班、才藝班或做復健治療), 不易看到小孩全面的行為。但老師也看不到小孩在家中的行為,因此綜合各種來源,篩檢結果較可能接近真相。

疑問
1.DSM-IV與DSM-V的診斷與編碼是否有對照?

2.以符合DSM-IV條件多寡來判斷病情嚴重程度,是否有以效標參照測驗作為常模參照測驗使用的疑慮?(若雖然符合很多項,卻不是每個程度都很嚴重,又應如何定義嚴重程度?)

3.當同一問卷的切截點都不同,如何互相比較篩檢結果與心理計量特性?
或是只能由ROC曲線下面積比較可以正確篩檢的機率?

4.何謂精神疾病的主要診斷、次要診斷?
是較重大的或較嚴重的為主要嗎?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PRO的文化議題

昨天上心理計量特性的課程提到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的文化議題,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為什麼需要臺灣版的偒O以及不同國家的PRO/PRO CAT測量結果是否可以比較?
以下是個人的解釋。

1.為什麼需要臺灣版的PRO?
個案自陳結果代表的是個案機去過去種種經驗、感受、與個人價值觀所做出的表述,而生活經驗必定會受到當地文化、風俗影響甚鉅。
而PRO測量工具就要把個人主觀的感受用客觀的數據呈現,
因此在題目的描述,必須與個案在意的事情相關,才能反映個案的主觀感受。
舉例說明,臺灣地區的老人家或許並不像美國地區的老人家那麼在意是否與子女同住,
而比較在意是否居住在熟悉的地方、有沒有親友。
因此,題目必須有本土代表性。

2.臺灣的PRO與美國的PRO的可比性如何?如果用CAT,可以讓兩個CAT做比較嗎?
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想出/找到答案,只是先把想到的寫下來。

美國人在意的,臺灣人不一定在意;臺灣人在意的,美國人不一定在意。
即使題目相同,反應出來的不一定是同一強度。

但是CAT的好處,本來就是要能跨量表比較,
因此跨資料庫比較,應該不是很難吧?(我猜......)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為什麼會看不懂論文?

今天的英文寫作課與之前的獨立研究,兩位老師都對於難以讀懂的文字有一些解釋,
整理後如下。

如果一段文字很難懂,可能有幾種原因:
1.讀者的理解力有問題:因此無法瞭解作者的寫作邏輯。

2.觀念很複雜
:複雜即難說,難說自難解。但還是「說聽有方便」,還是要盡可能寫得讓讀者理解。

3.作者自己概念不清:因為自己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無法把所想的內容歸納成簡單的概念,也無法深入淺出。有時候不但混淆了讀者,也混淆了自己。

4.不想讓人一下子看懂
(1)有些官方文字(official statement)為了降低糾紛、反彈或申請率,會故意把文字寫得模稜兩可或難以理解。例如在減少補助、增加解聘人數、回應輿論壓力等。像是之前facebook因為使用者個人資料外洩時,發言人的說法是:We are going to ready to start to... 亦即:未來某一天,會許我們會處理這個問題。更簡單地說就是:我不怎麼想解決問題。
(2)作者為了維持在這個領域的權威,不想讓人一眼看穿這門學問其實並不難,所以用很複雜的方式表述,藉此讓人升起敬畏的心態。例如:某些法律、經濟學的概念。

不過,在一般寫學術論文的時候,最好能避免這些問題,以免造成審稿者的反感,
但仍要小心避免招致大量反彈的措辭,
例如:嚴厲地批評別人的研究、斷定某事必然如何或不如何。
凡事沒有絕對,所以即使很確定,也應有所保留(註)。


註、以機率副詞來說,機率由高至低為
   is /must be/ may be/ might be/ could be/ can not be/ is not
100%                          40-70%                                         0%

991213專題報告心得

由於已參加過兩次專題報告,大概知道投影片的張數與時間的關係,因此時間掌握還好。
但還是有點緊張,講話速度很快(還講超過1分鐘),連做好的小抄都來不及看,漏掉了一些提綱挈領的重點,
所幸對主題不是很陌生,講起來還算順利。
最大的缺點有二:

一、未能凸顯發展新量表的必要性:
若現有量表有部分心理計量特性尚可接受,何需發展新量表?
下次報告,或許可考慮列出各量表的不足的表格,
使結果更為明顯。
有同學建議:是否應該先自己驗證現有量表的心理計量特性,再決定是否發展新量表。
而不要只靠文獻回顧判斷。
但,如此會耗費許多時間在驗證別人的量表。
若以掌握重要的不足,何需此舉?
例如: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受到質疑,測驗分數則不能適當地反應所預測量特質,
分數的高低便無法解釋特質的強弱了!

二、有時候投影片跳太快,雖然講到下一張,但是又想補充上一張的內容,
會在兩三張投影片跳來跳去。
這可能是對投影片內容不夠熟悉或是太過緊張,會漏掉一些該說的內容,
到下一張突然想到,才又跳回去,因此無法流暢地從頭講到尾。
所以,下次在上台之前,應多預留一點時間把內容再順一次,以免過於頻繁地切換投影片,讓聽眾看得頭昏眼花。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幾個值得記錄的想法

電腦也有出錯的時候!
昨天請老師幫忙看投影片,發現幾筆直接由資料庫匯入的書目資料有誤,這讓我相當驚訝。
因為平時為了省時與避免打錯字,都習慣從資料庫匯入書目。
個人推測內容錯誤的原因有:那些資料也是人輸入的,以及語言切換造成的亂碼(例如:非英文的文字在輸出時可能變成亂碼)。
老師的建議是:雖然這不是報告要強調的重點,但品質還是要留意。
作業交出去之前,應快速瞄一下,
以免提供錯誤/無用的資訊。

大家都做的事,不代表是對的有句成語是「積非成是」。當自己深處其間,仍不免懷疑:大家的作法才是普遍被接受的。
但老師的中肯建議是:都讀到博士班了,一定要有判斷力!
例如:在文獻回顧時一篇篇介紹所回顧的文獻,或是在報告最後放上所有參考文獻。
這對於只有15分鐘的報告是相當浪費的。
每一分鐘就像一顆子彈,只有15顆子彈,當然不能輕易浪費,
除非是不知道要說什麼,才用一些不那麼重要的議題殺時間。

這件事讓我對於判斷力有另一層認識:對於我們覺得是正確的事,要勇敢地堅持下去。
千萬不要像從眾實驗裡的多數受試者一樣,選擇了連自己也懷疑的答案。

撰寫專題報告的困難

這次撰寫專題報告與之前的經驗不同,
之前是在茫茫大海撈針,現在則是在特性海域中撈針......
雖然有看到一些方向,卻找不到證據支持自己的說法。
唯一一篇發展中風專用憂鬱量表的文獻的發展理由是:現有量表使用上過於費時,
而不是我想看到的:內容效度與建構效度不佳、特異性與負向預測值過低(而且鮮少有人探討效度)。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預期心理太高,才會有這樣的現象?
在昨天下午投影片的輪廓浮現之前,閃過各種想法:是不是現有量表原本就很適合,是我不應該預期它們不好?
我是不是應該發展重視反應性、區辨力的量表,而不是篩檢用?
就算量表的效度不佳,可不可以把它當成提升增益效度用的量表,來提升篩檢的精準度呢?

投影片的輪廓逐漸成形後,想法轉成:
還好這個主題在暑假後期就慢慢在蒐集資料,否則現在臨時也整理不出個頭緒。
但是,我現在寫的研究計畫真的可行嗎(還好老師說現在可以不用擔心這個)
我會不會寫了一個很空泛的東西出來?

不過,當資料一點點填上去,心裡也漸漸踏實。
這也是研究生的必經之路吧!

心得:之前一年的文獻搜尋是不知道想找要什麼,現在是想要找的東西不一定找得到。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對中風專用憂鬱篩檢量表最重要的事

這次專題報告的在文獻回顧時遭遇的一個大問題:為何要發展「中風專用的憂鬱篩檢量表」?

除了一般憂鬱量表常有爭議的身體症狀題目(somatic items)、無法早期篩檢出憂鬱情緒之外,
施用在中風個案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結果不是很好,也是個理由。
但是敏感性、正向預測值偏低並不是現有量表的致命傷,
因為高估患病的機率除了降低醫療效率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危害。
然而,低估個案的憂鬱情緒,便無法有效預防個案自殺(中風後兩年內自殺率最高)、降低死亡率,也會造成不良的預後。
因此,在報告時應強調適用族群的特性與使用目的,
才能夠使聽眾接受:發展新量表確實刻不容緩。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情緒障礙電影觀後感-2

以下分成五個段落來說明「麻木」電影的觀後感。

I.      
角色是否符合診斷的內外表現
男主角Hudson在劇中的明確診斷是自我感覺消失疾患(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與躁鬱症,但著墨在自我感覺消失的部分比較多。躁鬱症的部分比較像cyclothymic disorder,像輕微的躁鬱症,但還沒有符合重鬱症或發作(episode)的情形。電影中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提到持續的時間、與復發的問題。
自我感覺消失的描述
是否符合
感覺生活像在作夢、認為感官知覺都不真實
在社交、工作都造成困擾。
服用各種藥物但沒有產生作用,只變得嗜睡。
可能發生
躁鬱症
是否符合
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要依賴別人來救贖自己
比較像個人想法,非疾病造成
有大量負面想法
對生活、工作失去動機、性趨力降低
易怒
懷疑自己是因為吸大麻而有這樣疾病
與診斷無關,但與許多精神疾患個案的想法類似,都覺得有某個觸發點。
情緒一成不變,會重複/不斷做一件事情,不知道怎麼停止。例如:一直看電視。
嗜睡
不願離開家門
莫名的害怕:擔心自己說了「死」,父親就會死掉!
思考易中斷、無法專注
一天內購買了新房子、車子、電視
是(躁症)
飆車、強調自己慢不下來
是(躁症)




II.    社交網絡與社會支持的問題

除了父親提供支持以外,與母親、哥哥關係不睦。最常陪在他身邊的是合夥寫作的同事和女友。劇中呈現的是:近距離相處的人最能夠提供及時的支持與協助。並且能及早發現問題。而家人不但住得遠,無法提供支持,還容易造成很大的傷害。例如:拒絕接受他、懷疑他的疾病。
III. 介入與改善
本片出現了四位精神科醫師,前兩位只重視藥物,第三位產生反移情,違反醫病關係的原則,而且有明顯的躁症表現!第四位只提供了大家都知道的建議:藥物、醫療協助、接受病情,對主角幾乎沒有幫助。但個人覺得這是因應劇情需求而安排的內容。

IV. 是否服藥與影響
劇中主角從鎮定劑、鋰鹽開始,服用了非常大量的藥物,但完全沒有產生影響(唯一一次有效的是服用了某種藥之後,主角在廁所裡睡著)。但個人覺得那是為了劇情需求才使用那麼大量的藥物(一天吃十幾種藥)來誇大藥物無效。
V.    自己的心得
看這部電影讓我感覺不太舒服,因為整片幾乎圍繞著主角想盡辦法解決他的症狀、以及不太穩定的社交關係在發展,看到自己都煩躁了起來!這也促使我同理躁鬱症的個案或許就是承受著如此煩悶又無助的心理與現實壓力,像是被無形的力量強押在水裡,而別人的任何幫助,都有機會把他拉出水面。所以,陪在主角身旁的好友、父親、女友,都加強了他接受治療的意願。
最後,劇情結束在主角決定接受自己的疾病、讓一切以和疾病共存的方式生活下去。但是過去在精神療養院看到的個案卻時常陷落於各種症狀,都堅持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恢復,卻仍無法擺脫精神疾病的夢魘(沒辦法斷乾淨?)。儘管我們都認為個案與家屬的治療意願、配合度對治療效果影響很大,可是,最後還是要大量藉助藥物控制,而且有可能復發。這使得臨床的人員很容易對治療成效感到沮喪。
而劇中主角大概是對藥物非常不敏感的人(或因應劇情需求),不管服用什麼藥物,似乎都沒有解決他的症狀,當然也沒有改變他的個性(或許是疾病的症狀?)。而四位精神科醫師提供的藥物和認知治療,對他的幫助似乎不大。整個劇情,好像對精神醫學的諷刺!反而是他決定接受疾病,重建社會網絡,生命才看到一線曙光。這讓我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自己挑錯片看,或是,治療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研究上是從試誤中建立理論、再從理論中去實驗;臨床上是把知道的治療方式依照文獻的記載來用看看或調整著用,因此,沒有最好的治療方式。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中風為老年自殺的第二大族群

這學期跟著醫學系大六的同學一起上精神醫學,聽見很驚人的消息:
65歲以上的自殺者當中,排名第二的竟是中風個案(第一名是患有精神病的個案)。
這顛覆了過去的想法:中風個案因為動作功能缺損,自殺率低(不方便自殺......)
研究結果卻發現:65歲以上的自殺者當中,約有48% 為中風個案。
可能在醫學中心看到的都是比較嚴重的個案,住院期間都很虛弱,但出院後動作能力漸漸恢復,
開始擔心自己一輩子不會好、拖累家人、自尊受創......,就自我了斷。
而最常見的自殺方式(就全部自殺個案調查結果而言)分別為:上吊(不分地區)、燒炭、喝農藥(鄉村地區較常見)。

這些研究加強了我研究中風後憂鬱的決心,
因為,如果能夠早期篩檢出來,並積極介入,
應可避免自殺率與自殺成功率。

參考資料:

Forsstrom, E., Hakko, H., Nordstrom, T., Rasanen, P., & Mainio, A. (2010). Suicid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suicide victims during the years 1988-2007 in northern Finland.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2(2), 182-187.
Placido, A., & Sposito, A. C. (2009). 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ime series of 27 yea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135(2), 261-262.
Wild, S. H., Fischbacher, C., Brock, A., Griffiths, C., & Bhopal, R. (2007).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and circulatory disease by country of birth in England and Wales 2001-2003. J Public Health (Oxf), 29(2), 191-198.
Willey, J. Z., Disla, N., Moon, Y. P., Paik, M. C., Sacco, R. L., Boden-Albala, B., . . . Wright, C. B. (2010). Early depressed mood after stroke predicts long-term disability: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roke Study (NOMASS). Stroke, 41(9), 1896-1900.
Williams, L. S. (2005). Depression and stroke: cause or consequence? Seminars in Neurology, 25(4), 396-409.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情緒障礙電影觀後感-1

這週三要交一份情緒障礙(限躁鬱症)電影的觀賞報告。
不同於以往電影觀後心得的書寫方式,老師要求我們要把劇中提到的疾病與疾病的描寫列出來,
並且對照醫學資料,確認電影情節的描述是否符合真實情形。
於是,透過網路搜尋適合的電影,決定看美國電影「麻木」(Numb)。
(劇中的男主角比較多焦慮、憂鬱的情形,躁症的症狀不多)

由於要比較劇情與真實病情,必須一直暫停、紀錄主角說的話、做的事和他的想法。
沒有抄到的還要倒回去看,簡直像在做質性研究一樣,
把一部片翻來覆去地看,花了一個多小時,也只看了1/3   寫到這,不禁佩服那些決定作質性研究的學者,
他們除了有很好的觀察力、文字表達能力,一定還有超級耐煩的個性,
才能把所有對話內容謄錄出來、或是反覆觀看一段影片,從中找出蛛絲馬跡。

一邊看著電影,一邊暗自慶幸:還好自己選的不是純質性研究......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時間,是抉擇後的產物

最近發現:有些事情雖然不是很難達成,但因為時間不充分,
只能倉促完成,或選擇放棄。

於是,投注多一些時間的地方,像是得到充足養分的花,燦燦然開著。
投注時間少一點的地方,像是拼命長葉的盆栽,能維持著生命就好。

雖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總要有所取捨,才能夠使最重要的事情得到最想要的結果。
還是會有些貪心,覺得如果可以面面俱到,該有多好。

然而,時間是抉擇後的產物。
因此,慎思明辨之後,就篤行吧!

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不貳過

以前讀論語,聽孔子稱讚顏回是不遷怒、不貳過的賢者,
並不特別覺得「不遷怒、不貳過」的難處,
現在越來越發現這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不貳過。

會犯錯,有部分是個人習慣造成的。
要改掉壞習慣,就像要努力培養新習慣一樣,
得花上21天,才能使新習慣穩定。

所以,現在要培養的新習慣是:
1.盡可能在每天開始工作之前,列出預計的工作內容,
預留足夠的緩衝時間,讓預計要完成的事情完成。

2.即使有不想面對的事/作業,也要勉強把它排進待辦事項。或許,久了就習慣了!

3.盡可能避免再犯老師曾經指出來的缺點。

這三件事,是今年結束前,最想達成的事!
這應該是給自己最好的耶誕禮物 :)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老鼠也憂鬱? - 幾個特別的動物實驗

這週情緒障礙的課程提到關於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物實驗(註一),
雖然我未來進行動物實驗的機率很大,但仍覺得有些想法值得紀錄。

本次課程是講者是藥理所的老師,研究對象全是大鼠(rat)和小鼠(mice),研究目的皆是測試藥物是否會改變行為(因為只能從行為推測動物的種種特性)。
研究內容提到的動物實驗分成四類:(1)學習與記憶、(2)憂鬱、焦慮和社交行為、(3)動作功能、(4)以及疼痛感覺。
其中,我最有興趣(但不代表我要進行這樣的實驗)的是(2)和(3)。
(2)憂鬱、焦慮和社會行為。

我覺得只要有思想的生物,就可能會有憂鬱和焦慮的情緒。
只是,憂鬱的老鼠是什麼樣呢(應該不會自殺吧)?

老師提出了兩個研究老鼠憂鬱方法:第一種:把老鼠丟到小游泳池當中,如果他游一下子就不游了,代表憂鬱程度較高。
第二種:把老鼠從尾巴拉起來,如果他掙扎一下就放棄掙扎了,代表憂鬱程度較高。

對於第一種研究方法的假設,我仍存有不小疑惑。因為牠就算不游泳,也不會沈下去(可能水母漂是牠的本能),反正也上不了岸,何必花費力氣?
反觀吃了抗憂鬱劑的老鼠,整整五分鐘都在游泳。
看似精力旺盛,然而我卻無法把「因為吃了抗憂鬱劑而產生輕躁行為」的可能性排除。
對於第二個研究,我的想法是:說不定掙扎比不掙扎還痛,那還是不要掙扎好了!
同樣的,我對於藥物的作用,存有與前一個研究相同的疑慮。
其次,是測量老鼠的焦慮程度。
研究方法是把老鼠放在架高的十字走廊上。縱走廊有高高的圍牆且光線陰暗,橫走廊只有矮矮的圍牆,光線明亮。
如果老鼠總是留在暗區的時間長,就表示他比較焦慮。
由於老鼠的天性是喜歡在暗處活動,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老鼠吃了藥之後喜歡在亮處活動,表示牠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然而,回推到人類,在亮處活動的老鼠會讓我想到躁症個案的正性症狀和異於常人誇大的行為......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治療師的治療目標=個案的治療目標?

上週日研討會時,有治療師表示:台灣的看護文化,使得病人獨立的意願更低。
而臨床職能治療師好像只是做一些訓練動作的活動,但個案並不積極認真,
在家也沒有練習,因此成效不彰。

對此,老師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想法:
到底我們提供的治療,是為了達成誰的目標?
是治療師的目標或是個案的目標?

過去在臨床工作時,也會覺得有些個案配合度不佳、治療時既不認真也不積極,
又不願意停止治療。
到醫院復健對他們而言,像是「做安心的」,或是對自己與家人有個交代。
但是問到他們對治療後的期待是什麼,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可以像像過去一樣,出門去玩、去找朋友、自己吃飯(註一)。
面對付出與期待的巨大差異,治療師往往就會自動想辦法彌補這個差異,
然後比個案更認真地執行治療活動。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ICC三種模式的比較

這幾天花了不少時間終於能釐清ICC3個模式的差異,
覺得應該把它寫在部落格上,以茲紀念。(其實是擔心記憶沙漏漏得太快,溫故如新)

用途:計算施測者間信度、再測信度、複本信度

以下以施測者間信度為例。
三個模式的概念Model 1:one-way random
概念:個案隨機選取,評分者由評分者群中隨機抽取。
每一個個案可能是由不同評分者評分。
結果解釋:可推論回整個評分群的評分一致性。概推性強。

Model 2: two-way random
個案隨機抽取,評分者由具備評分能力的人中隨機抽取。
而所選出的評分者,會評量所有個案的分數。
結果解釋:可推論回所有具有此特質的個案和具備評分能力的人。

Model 3: two-way mix
個案隨機抽取,評分者為研究者選定(或方便取樣)。
所有個案都接受選定的評分者評量。
結果解釋:僅能解釋選定的評分者的施測者信度。

ICC分數的差異
即使使用同一筆數據,計算出來的ICC值 Model3> Model 2 > Model 1。然而,由於Model 3的推論性很有限,因此接受標準就不再降了(接受標準同樣是團體比較>0.7 個人比較> 0.9-0.95)!

後記:
ICC的內容實在相當廣泛,因此報告了第二次還是掌握不到一半。
不過,相信在報告第三次的時候,一定能瞭解更多ICC的意涵 : )

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如果可以為了明天的考試、後天的作業在辦公室留到十點,就很可能為了下週的報告在系館待到十一點才離開。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每天起床都忍不住思考今天幾點可以再回到夢鄉。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每天在工作表添上新的待辦事項(讀文獻彙整文獻/大考小考/大作業小作業/大報告小報告 ......),刪去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添上去的速度。這就是博士班的日子......

每次有空可以安心地坐下來思考,忍不住問自己:我是不是忘記做什麼事了?
為什麼我現在可以休息?
這就是博班的日子......

時間永遠不夠用,每次跟別人約時間前一定要說:「等一下,我看一下行事曆。」運氣好的話,當週可以。運氣不好的話,就是兩個月後了!當然,緊急事件或是很難湊齊時間的團體報告,務必要善用「只有網路,沒有距離」的優勢,盡可能把討論完成。這就是博班生的日子......

寫下這些不是抱怨,而是讓自己漸漸習慣人生中的不可逆、以及該接受的現實。
搞清楚現實狀況,才有可能接受它、處理它。
未來或許還有更多新發現,希望自己能夠像現在一樣,泰然處之。
該面對的就面對,沒有什麼好躲/拖的!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加強自己執行力的「思想準備」

最近發現自己的工作執行力明顯下降。
許多事都拖到最後一刻、甚至超過期限才繳交,這真的是很不好的習慣。
因此我得找出一個讓自己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作業/該做的事的方法。

「非願不足導行」,用來解釋拖拖拉拉的行為非常適合。
因為不是載欣載奔地去做這件事,所以需要一點(或很多點)勉強。

忘記在哪裡讀過一個堅定自己決心的方法:「需要、想要、做得到、決心要」。
為什麼我需要寫作業、花那麼多時間搜尋/閱讀/思考?
因為我需要透過這些資料擴充知識、眼界。這對於未來的學術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所以,我想要未來在學術研究上有點成就,就必須付出努力/代價。
而這些代價顯而易見的,就是我的時間和心力。
有些時候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做好妥善的時間分配,不會的就查資料、請教老師,一定可以做得到。
最後,下定決心:我要今日事,今日畢,才會有成就感!

謝謝老師的提醒。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當學生好,還是上班族好?

有人說當上班族比較好,下班後時間就是自己的。
我想,他是不用加班的幸運人兒。

有人說當學生比較好,時間的運用比較彈性。
我想,他可能忘記學生是沒有下班時間的。下課後,有不少時間是用來閱讀和思考的。

因此,對於那些一邊上班一邊當學生的人,
我只能表達深深的敬意。
至今,我仍覺得自己無法兼顧兩者......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研討會行前準備-聽眾版

今年參加了幾場演講/研討會,雖然經驗值尚不足以彙整出「第一次參加研討會就上手」或「研討會參與指南」之類的文章,
但是整理一下心得,作為自己下次參與研討會的檢核表也是不錯的。

1.確認要聽的場次,因為有些研討會會同時進行好幾場演講。

2.查詢講者的著作(國外學者可查詢Pubmed+CINHAL or PsycInfo資料庫,國內學者還要搭配思博網)或瀏覽講者的個人網頁,瞭解講者的主要專長和最近研究內容。

3.擇要閱讀有興趣的文獻/與本次講題相關的文獻,以便在聽課時更深入瞭解內容,或課後與講者討論(也可寄信詢問)。

或許有人會覺得的這三個步驟對於忙碌的人來說過於繁瑣,
但是,如果對方式所謂的「大師」,如果準備得不夠大陣仗,
只能感嘆仰之彌高,未免可惜(尤其是跟自己研究領域極為相近的學者的演講)。
鑽之彌堅才是吸引我們繼續投入的原因!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小故事大啟示:跳脫思考的框架

每週上英文寫作課的時候,老師總喜歡以英文的「腦筋急轉彎」(lateral thinking)來引起大家思考與討論的動機。
這週的題目是:為什麼馬路上的雨水蓋是圓形的?
老師說這個題目是進入Microsoft研究團隊的面試題中的基礎題
如果思考過於中規中矩或是沒有創意,就無法通過面試。
但是,大家所想到的,都還滿「合理」的(說好聽一點是很有學問的樣子)。
所以,答案從「洞是圓的,所以蓋子是圓的」、「圓形的直徑和正方形的對角線一樣長的話,圓形的面積比較大」、到「圓形比較容易讓蓋子跟蓋口吻合」都有。
最後,有一位聰明人出現了!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40週年系慶研討會心得 3-3

ICF 與 PROMIS 的競爭
近幾年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ICF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在台灣備受矚目,
因為政府有意推動ICF成為新的疾病編碼。
而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近年則積極發展個案自陳結果測量系統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System, PROMIS)以瞭解個案本身的主觀感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也把個案自陳結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 PRO)列入藥品的標示之一,因此更增加了PROMIS的實用性。
再加上NIH發展的工具箱(NIH toolbox)如果與PROMIS結合使用,包含的面向更為完整。
因此,ICF和PROMIS很有可能會互相競爭健康評量的「市場」!

雖然我起初並不覺得有兩樣評估工具有何不妥,
但這兩個工具都有龐大的研究團隊、且以引領國家、國際之姿出現,
確實有當年「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分類」系統(ICD)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系統(DSM)互相競爭的可能!

至於,要選擇哪一個作為未來研究發展的依據,就見仁見智了!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可為與不可為?

有些事,好像再怎麼努力,成果只是平平。

有些事,可能真的有點天賦,只要夠努力,加上一點靈感和奇妙的直覺,
通常可以有不錯的表現。

如果我還能有一點點天賦,能夠早點區別這兩者,
找到適當的學習方法,會不會學習得更有效率一些?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信度說明練習

今天下午找詠如練習說明信度的概念,除了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也確認自己是不是正確理解。
為了降低理解的困難(也是降低講解的困難)就把複雜的統計概念和算法略過,
只說簡單明信度的想法、再測信度和施測者間信度的定義、統計指標、判讀方式、臨床意義與價值。
我說明一次之後,再請她用自己的話複述一次。

透過詠如的複述和提問,我發現三件事:
1.自己有些內容解釋得太過含糊,以致於她覺得所有信度估計值的訴求都是一樣的!
例如:只說「估計信度的目的是為了要瞭解測量結果的可信程度」。就會使她聽得有點困惑。
因此需要進一步說明:
再測信度的概念是:只要個案狀況沒有改變,兩次施測的結果應該要相近(相關很高)。這可以讓我們瞭解測量工具是否穩定,並不因為時間點改變而有差異。施測者間信度則是要讓我們瞭解不同施測者的標準是否一致,以免不同施測者間的測量分數無法互相交流。所以,前者的重點在工具的穩定性、後者的重點在施測者間評分標準的穩定性。

2.必須盡可能舉出生活化的例子協助聽眾瞭解
純粹說明原理對講者似乎比較容易,卻易造成聽者的理解困難。
所以要想一些會發生在生活周遭的事來補充。
例如:詠如和管管在同一時間(或相近的時間)去評估同一位個案,評估的結果應該要相近。表示兩人的評分標準是一致的,也就是有良好的施測者間信度。

3. 基礎越少的人,越會問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細節
由於沒有統計或數字運算的束縛,往往能問到一些重要的概念。
例如:再測信度是否要同一群治療師去測量同一批個案?

有時候,她會覺得自己問的問題很基本,好像有上過統計就會。
但個人的體會是:有些統計和心理計量特性的概念是聽課聽很多次,不知不覺背起來的。
因此向別人說明時,必須改以自己的話、更深入淺出的舉例來說明,不能一直用專有名詞帶過。
所以,找人說明自己學到的東西,確實可以作為判斷學習成效的方式。

希望週三練習下一個段落的時候,能夠講得更淺顯易懂。
謝謝詠如,願意花時間聽我講述 :)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廣度與深度的培養

最近越寫部落格,越發現有許多想法冒出來。
但是,有時並不確定這些題材是否適合記錄下來,
以及如何增加書寫內容的深度與廣度。

與老師討論後,把老師建議的「擴充深度和廣度的方法」記錄下來,
之後就持續努力囉!

深度
1.說明/聽取別人的意見之後,也要說明自己的想法,包括贊成或反對、以及這些想法對未來自己的研究、或相關領域的研究的影響。

2.多和別人交換意見。

廣度
或可分享閱讀到的有興趣的文獻(廣度和深度可相輔相成)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後知後覺的困難

之前上課和跟老師討論時,老師曾多次強調後知後覺難於先知先覺,
因為先知先覺可以主動掌握自己想要知道的訊息,把自己研究成果開創為新的訊息;
後知後覺就得等著別人給我們訊息,
而訊息只會越來越多(論文量只會越來越多)。
作為追隨者,得花很多時間搜尋、過濾、閱讀和整理訊息,
時常會覺得花了很多時間只做了一點點事。

身為初學者,當然是從後知後覺開始,而且我一開始並沒有發現有何不妥。
但是這學期新增了幾個Pubmed的定期追蹤,
每週就會收到好幾封最新研究的通知信件。
而這一週適逢期中考週,報告、作業、考試同時報到,
沒有太多時間閱讀新研究。
不到五天,優先收件匣像是被洗過了一樣,
全部都是My NCBI  What's news for...
當然半數以上的研究是我有興趣的,但是根本不能在短時間內看完!
突然間,想起老師曾提過後知後覺的困難......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40週年系慶研討會心得 3-2

在參加研討會前一天,與老師確認會參加的場次。
原本預計只參加一場(美國國衛院個案自陳結果測量系統的介紹),但是老師認為:
既然是學系的學生, 就該是學系的一份子。再者,都把國際學者請到家裡來了,當然要好好觀摩學習。
而且研討會還有學術海報,既然未來打算往學術研究發展,就該多看看別人的研究發表。
尤其是國際型的研討會,更應主動參加。
於是,將既定行程調整後全程參與研討會,確實得到不少新的想法!

投影片的風格
由於三位學者分別來自不同地區,研究主題和對英文的熟悉程度都不同,投影片的風格也大不相同。
但是,影響投影片風格最大的因素,應該是對英文/英語的熟悉程度。
Dr. Bundy的母語是英語,投影片文字通常是一小撮提示性的,再於解說中慢慢擴展。
Dr. Fong 來自香港,或許可稱得上是雙語,但仍較擅長中文。
因此使用了許多文獻首頁的圖片或新發展的器材的照片作為提醒,文字非常多。
講解時,有時會照著投影片念一小段,有時會用自己的話說明某一段文字的意義。
Dr. Lai為台灣人,目前在美國工作。她 的投影片也有較多文字,說明方式以簡化投影片上的內容為主。
以我目前的程度,要用英文報告投影片,可能需要寫很多備忘稿,
才不會漏東漏膝、語焉不詳。
而三位學者使用的策略,都可以當作未來報告的參考。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影片推薦:貼心芬蘭:職能治療的願景

日前偶然與同學討論到幾個國家的職能治療在臨床與學術上的發展。
目前學術和臨床上較先進的是美國,而且他們在研究上有較為豐富的資源;

澳洲的研究也不容小覷。在文獻搜尋上,除了美國之外,最常搜尋到的就是澳洲的文獻了!
有同學表示:澳洲學者的研究獨樹一幟,並且更能夠進行學術批評。臨床的部分,則沒有太多討論。
加拿大則是以加拿大職能表現量表(Canadian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 COPM),最廣為人知。
因此以個案為中心(client-center approach)的研究為主流,臨床治療師也偏向理論的運用與說明,較少直接接觸個案。
台灣職能治療的研究風氣雖然不是非常盛行,但臨床和學術都具有一定水準,算是亞洲最先進的!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當聽眾表示聽不懂我剛剛的報告時......

當我盡力準備報告,但聽眾還是一頭霧水的時候,
應該抱持兩種想法:

1.是我理解得不夠清楚,因此無法深入淺出地說明。

2.感謝別人坦承以對,切勿追問為什麼聽不懂!但可以請對方複述某些特定概念,
以協助對方釐清問題,並調整自己的說明方式!

~ 報告時,別忘了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40週年系慶研討會心得 3-1

本次的研討會主題是:以職能為中心之研究和臨床實務。
講者分別來自澳洲、香港與美國。
三位講者的主題很不相同,
主要包括:兒童的遊戲職能(play as an occupation)、成人的中風復健、美國國衛院發展的PROMIS計畫介紹與認知功能量表的電腦化適性測驗(含有較多心理計量概念)。
其中,讓我最心動的,還是遊戲,但是從講者的分享來看,覺得那是個尚未清楚界定的概念。
儘管遊戲看似容易,不過是小孩子的本能,但是要鑽研,也不是三五年能有具體結果的!
所以,如果真的未來有興趣研究,得做好心理準備。

此外,最讓我有感觸的心得是:大部分的職能治療師會覺得職能的概念含括了全人的生活,
也考量了個人、環境、任務之間的整體關係,但是為什麼職能的概念,仍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

與老師討論之後,有幾項推測:
1.因為各領域的專有名詞不同,因此應使用較為普遍的名詞來說明概念,才容易被其他領域的專家接受。
2.因為職能治療人員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清楚界定「職能」,因此,如果它是一個有內涵、值得推廣的概念,就更應該把它定義清楚、並且使非專業領域的人也能接受。
3.職能治療的研究風氣並不盛行,也不容易達成隨機控制試驗(驗證療效)、加上研究方法不夠嚴謹,因此專業期刊的影響值(impact factor)不高,也不容易得到其他專業的認同。

所以,如果希望職能治療的概念能夠被普遍接受,得想辦法解決上述問題,
同時讓其他專業發現職能治療的特色,才有辦法提升專業間的合作與信賴。

註、職能的定義:最簡單、最普遍被接受的說法是:對個人有意義的活動,都稱為職能。包括一個人整天的作息中的工作、娛樂、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職能治療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各種個案有興趣的職能活動,幫助個案恢復生活角色、或發展新的生活模式。例如:小孩喜歡遊戲,並且在遊戲中感覺快樂、同時學習各種技能,因此小兒職能治療中,很常將遊戲融入治療。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讀研究所的期待:認知的落差?

最近幾次與老師談到這個問題,到底博士班學生對於學習應該抱持什麼態度?
對授課老師的期待又是如何?

我原本的想法是:如果在進入某個領域之前,有人先幫忙介紹概念,
自己會比較容易上手。
但老師的想法是:研究所就是要自己主動學習,不應該期待別人提供有系統的教學內容。
有系統的教學,是給大學生的,並且是簡化過的(註)。
如果要深入鑽研,必定有一段混亂期(甚至是黑暗期)。
過去一年的我,確實覺得自己越學越迷惑、自己能確定的事情越少!

但是,聽老師這麼提,放心了一些。
如果能確定眼前的路,必定可以快速進展,但也會很快遇到瓶頸。
這時,就要重新找出歸納系統,才能度過瓶頸。

希望自己能慢慢歸納出一些知識!

註、希望得到有系統的資訊,可能與本身喜歡「簡單」有關。但是,化繁為簡的過程中往往犧牲掉某些訊息。因此,我得學習從一片渾沌中整理思緒,才能發展出新的系統。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討論前的準備

今天約了兩場討論,但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完善的準備,
能夠請教與深入的問題不多,只是片段地提出自己報告預計的方向以及較為片段的問題,
覺得非常可惜。

下次討論前十分鐘至半小時,應該停下來整理一下自己的問題,
才能做比較完整的討論。

以今天下午討論的EFA投影片為例,
至少應該把第二層、第三層的大綱列好,
確認要深入或補充說明的地方與行有餘力再著墨的地方。

此外,老師提到「確認閱讀理解」和「概念釐清」的不同。
但是,就自己目前的學習經驗而言,
對於一個在摸索概念的人來說,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些模糊地帶的......

總之,要自己投入多一點時間,跟別人討論才能有多一點收穫。
就像山谷裡的回音一樣吧,自己小小聲地說話,回音只會更小聲......

好書推薦-英文同義詞辭典 Roget’s Thesaurus

在這週的英文寫作課中,同學要閱讀彼此的文章並提供建議。
課堂上,"purer information"一詞引起了小小的討論。

有人建議使用"more precise information",因為覺得用「精準」來形容,比較常見。
原作者的想法則是:因為她的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較單純的資訊,而不會有其他混淆因子,所以使用「純粹」。

與老師討論後,老師認為"purer information"並不罕見,接著拿出 Roget’s Thesaurus,分別查詢pure和precise兩個字的同義詞。
結果發現,兩個字的意思不盡相同,但是在此處都可以用。

以原作者的想法,較傾向於含有"unmixed"含意的"pure",所以仍維持原來的寫法。

下課前,老師推薦了他鍾愛的同義詞辭典。
他認為,在英文寫作時有一本好的辭典可以替換語詞(專有名詞當然要統一),
可以擴充思考的廣度、也使文字較為豐富。
不像一般查字典的直線思考,它可以幫你一網打盡許多替換詞彙。

在使用過老師的辭典(較舊的版本)後,我會考慮買一本當作英文寫作工具書。

圖片出處、書籍相關資料
http://www.amazon.com/Rogets-International-Thesaurus-Barbara-Kipfer/dp/0060935448

註、由於本篇討論的是英文的用字與參考書,因此直接以英文記錄較為精確。所以,這篇不是不小心中英夾雜,而是想忠實呈現用字時的考量。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記憶沙漏

今天晚上心理計量的課程的主題是建構效度與效標效度,計算方法牽涉到相關與迴歸,因此在課前我就知道一定會被問問題了......
然而沒來得及把概念複習完,有些是一邊聽一邊對照著看。
結果,一些基本的概念還是無法清楚地講給別人聽,
有些想法,甚至已經相當模糊了(但是一講,就又想起來是怎麼回事了)!

明明是花了那麼多時間搞懂得觀念,居然不到半年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的記憶怎麼像沙漏一樣,隨著時間越漏越多呢?
如果學完之後沒有時常練習,把漏掉的沙子再倒回來一點,
就永遠只能感嘆學海無涯了!

所以,下次上心理計量的課程之前,還是多花一點時間複習統計的概念吧!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研究人員能做到什麼?

今天看著自己最近的部落格,突然想到一件事:研究人員到底是解決大問題還是小問題?
先不論諾貝爾獎得主對人類的貢獻卓越,
我們平日在做的,恐怕是一般人不那麼在意的事。
例如:像是生物醫學的學者,培養的蛋白質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樣子,那又如何?
文史領域的學者終於彙整出一千多前年的當代文學特色或「可能的史實」,那又如何?
我分析了一大堆的數據之後,終於刪掉問卷中的十個不良題目,那又如何?

短時間看,確實讓人心生疑惑:到底我孜孜矻矻鑽研、努力的知識與學問,
對人類生活有何貢獻?
是否我畢生精力之於同一領域的整體研究,渺如滄海一粟?
又或者是,研究就是不斷累積的過程,而成就不必得在我。
我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別人也爬上我堆起的高樓眺望更遠之處?
如此緩慢而細微的堆積,有朝一日,總會在累積足夠的活化能之後,
短時間內轉變了一直以來的觀念與生活,
一如電腦對現代人工作的重要。

所以,還是安心地培養自己的能力吧!
如果吃十個麵包會飽,絕對不是因為只吃第十個麵包的關係啊......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課堂隨記-評估的意義

1.評估的目的是為了確認已知,還是區分未知?
視評估工具的特性與使用目的而定。

2.測驗所傳達的訊息為何?
使用者是否正確解釋數據代表的意義,沒有過度解釋,也沒有傷害到受測者的心。

3.學生是希望主動學習,還是被動被教導?
我覺得兩者都有。如果是後者,老師可能會教得有點無力。
如果是前者,我會期待老師真的準備好了再上課!否則,開放問問題就好了!
雖然我確實覺得自己挖,問題才多,
但是如果上課時,老師能夠有條不紊地陳述,也是很可喜的!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問卷刪題的標準:自由心證?

心測大報告:考前焦慮問卷要開始第二次刪題了!
儘管使用了很多指標協助判斷,還是發現有些題目的指標結果完全相反,
所以要另外花時間討論項目是刪是改。
尤其是適應行為的部分,原本是我們想特別強調的面向,
但是題目間相關結果不甚理想(因素分析倒是還不錯)、又難以區辨正反向題,因此內部一致性的計算陷入膠著狀態。

可是,老師和助教都一再強調:
無論那題是刪或不刪,都要提出合理的解釋。
儘管那題的刪題指標符合很多個,你也可以堅持保留它。例如:那是我們想強調的特色,或是他跟其他很重要的題目有高度相關。
當然,我們也會「合理地懷疑」別人之所以不刪題,是因為再刪就沒有題目了,內部一致性就會不好看......

慢熟的種子:信度概念的培養

昨天下午心測上到測驗結果的信度,講的正是我進研究所一年來不斷聽課、翻書想弄懂、記住的概念。
但是,昨天才終於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大嘆: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過去聽了好幾次信度、效度的課程,但是因為看得文獻不夠多,
不清楚這些概念發展背後的目的與價值,
總是覺得太過理論,沒有很貼近的例子協助瞭解。

昨天聽翁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信度的概念,讓人有一種「補上臨門一腳」的感覺!
老師引用了統計分配的概念來說明:
每個人如果被施測無限多次,測量分數都會呈現某種分配。
然而,我們沒辦法對一個人施測無限多次,又要瞭解只有一次施測結果的可靠信、穩定性、一致性、可信賴度有多高,
因此用了許多方式來確認測驗分數的信度。
但是因為信度發展的理論是源自於古典測驗理論,對於誤差的假設較為簡略,
在推論結果時有些限制。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提昇自己研究能力的辦法

1.自己好好進行文獻搜尋、彙整、以及邏輯訓練、再找人說明自己的想法、或找老師討論
2.努力在專家前面自曝其短,多被電幾次應該會比較精一點...

有時候當別人已經為我解釋很多次了,我還是無法理解,
我總是會懷疑自己的大腦是不是哪裡有空洞,為什麼就是跳不過去呢?
有些相關的概念,明明就看過了,卻得看到第11次才恍然大悟 !
真是「乃覺三十里」啊!

心測作業項目分析的困難

今天下午經過3.5小時的漫長討論,完成了部分考前焦慮問卷的項目分析。
原本預計應該可以快速完成的部分,也遭遇了意外的困難。
困難的內容,大致尚可分為人員因素、統計概念、統計軟體使用三種。

人員因素
部分同學未在討論前將分析資料上傳,使得其他成員在討論時還要計算別人負責的部分。延後討論進度。
建議:如果未來在寫自己那部分的作業時遭遇困難,請盡快找同學協助,以提升討論效率。

統計概念:
1.不知道刪題後的信度(各向度間)如何計算。
2.適應行為因為不確定是反向題(註),因此不知刪題後信度、各項目間相關如何計算。
3.各題間的相關是不是只要有一個大於0.3就可保留?

統計軟體使用:
1.明明大家都是用同一筆資料,但是SPSS算出來的結果有些題目差異很大
尤其是某些項目沒有遺漏值,不知道SPSS為什麼自己抓了24筆遺漏值出來...
2.統計軟體的操作熟練度不足,需要花一些時間摸索。例如:反向題的數字轉換、統計公式的使用。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團體報告的困難

這學期有一個團體合作的大報告,一組約6-7人。
可是,「人多好辦事」以及「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都發生過。

前者,在收集問卷的時候成效斐然,一下子就有400份問卷了!
後者,在把個人分配的任務上傳到網路時,有時會有人忘記上傳、或是上傳份數不足,延誤整體進度。

但是,如果都不跟別人合作,不但無法與別人交流想法、做出完整的報告,也會把自己累死。
然而,面對同組成員的「小錯誤」,到底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呢?
是要「寬宏大量、以和為貴」,還是「溫和有禮的多次提醒,但下不為例」?
真是不容易拿捏啊!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自從開始學樂器,就發現有些樂器容易上手,但不容易表達它的內涵。
例如彈鋼琴,好像一下子就可以彈出一首歌,
但是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把技巧提升、把情感融入音樂。有些樂器不容易上手,但是一旦上手,只要投入時間認真練,就會看得到較為明顯的進步。
例如拉大提琴,一開始雙手又酸又痛,還長繭,卻連一首小星星都拉不好。
但是漸漸掌握拿弓、按弦的角度、力道、繭也長得差不多了,練習的成就感就會明顯累積了!

現在進入研究所,也有類似的感觸。
某些技術性的知識,只要重複操作多次,就容易感受到明顯的進步。例如:Endnote的使用,一般常用的功能會用,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會使用到全部的功能。
然而概念性的彙整,就要花很多時間搜尋、閱讀、比較文獻。但是一旦架構建立,看相近領域的文獻,就會豁然開朗:喔!原來是在討論這個啊!
例如:發展量表與信效度驗證的文章(我當然還沒到一看就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但是可以知道作者大概在做什麼、會用哪些方法、以及簡單的資料解讀)。
當然,也有入門不易、深入也不容易的學科,
可是,如果真的很想鑽研,投入心力也是必要的!

所以,結論是: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網路問卷的驚人效用

最近心理測驗課程要把問卷發給大學生填寫。
一開始想到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印製問卷,再手工輸入、分析。
因為要進行因素分析,必須要有300份以上的資料,因此每個人至少要發35份問卷。

其中有一位組員把我們的問卷用google doc做了一份線上版,並且張貼在ptt的版上,
結果非常神速地,就收到近200份數據了!
而且完全不用浪費紙張、人力去印製、發放問卷。
更讓人驚喜的是:數據會在填表人填好之後立即匯入建立好的excel檔,完全不需要手動輸入。
這樣的收案方式,大大減少了人力、金錢、時間成本!

這次的收案經驗,讓我對於架設網路的人存有更大的敬意。
也對於自己沒有學以致用(雖然知道這個方式,但沒有使用)感到慚愧。
謝謝優秀的組員做了這麼好的示範。

接下來,就是因素分析了!期待 :)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快速提升英文字彙量的方法!

昨天上英文寫作時,老師問了一個大家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要怎麼樣才能快速提升英文字彙量?
每天背單字嗎?   不是。
大量閱讀嗎?   有點接近了!
大量閱讀專業期刊論文?  對很多人可能沒有用。
大量閱讀新聞?   很可能看過、單字查過,就忘了!
所以是?

老師建議的作法是:閱讀有興趣的刊物,不論是小說、漫畫、廣告,都可以。
因為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才能促使我們去看、去猜。

可是,我想破頭,也想不出自己是否曾經有讀英文讀物讀到欲罷不能的經驗  
以前看英文讀物或小說,都是被逼著要考試才讀的(像是China Post、秘密花園、小王子等)。
唯一讀英文讀到很高興的經驗是終於找到非常適合專題報告的文獻了!
那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驚喜,可能不會天天出現!
我也還沒養成看專業論文如此一舉數得的嗜好(或許之後會有,但現在還沒)。
所以,我得考慮把喜歡看的書籍內容,少部分換成英文的。
希望這樣可以提升英文字彙的理解與運用......

心理計量課程心得-2:開車與被載的差異

或許會開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當自己是乘客的時候,對於周遭的路況比較不會費心記憶。
當自己是司機的時候,可能出門前還先查過地圖,在一邊開車,一邊記住街景與路況。
多開幾次,連路邊的攤販、岔路,或是哪裡紅綠燈會等比較久,就不知不覺記住了!
現在學習的情形也是如此。

因為必須要把自己也不甚清楚的統計概念講給對它也沒什麼背景知識的人聽,
必須要自己看懂、吸收之後,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才能讓聽眾安心、順暢地聽講。

在第二次練習報告,
我覺得自己漸漸知道投影片應該要附上哪些內容、刪除哪些增加困擾的細節或不相關的事。
至於理解錯誤的,就當作新手駕駛,總是會有走錯路或繞遠路的時候吧!

雖然,要報告者想像聽眾的感受、或是要聽眾想像報告者的感受,
還是會有誤差範圍。
但是反覆練習,誤差區間應該會變小!
所以,下次報告一定會比這一次更清楚易懂的!
前提是,自己要有做足功課  :)

心理計量課程學習心得-1:為什麼沒有標準答案?

最近兩次的心理計量課程被要求要盡可能自己找到並整合答案,
顛覆了過去一直以來的想法:老師的問題,一定有標準答案。
但是在搜尋、閱讀的過程中,發現對於同一個詞彙,大家的定義仍然有所出入,
算法也不盡相同,而且各有優缺點。
更讓人困惑的是:大家都說得很合理的樣子!
簡而言之,就是莫衷一是。

不過,還是有一些支持值者比較多、或是比較常見的說法,
因此在報告的時候,就盡量採用較廣為人知的說法。
標準答案,似乎很少出現在研究所的世界!

這也是目前面臨的困難:「不確定哪個答案可信」、與「就算找到可信的答案也沒能完全看懂」。
這樣七折八扣,再講給聽眾聽,
他們或許只掌握了三成。

所幸最後有討論時間,大家會針對聽不懂的提問,老師也可以藉此糾正明顯的錯誤,使我們瞭解得更為深入、並且接近事實。

「自己真正努力去理解」和「直接等別人整理好再告訴我」相比,
前者確實會讓人印象更深刻一些。

希望透過反覆的練習,會讓自己學術功力的養成更為紮實。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摸索中的收穫一連串的問題,一連串的驚奇!

最近一週一直在摸索評估標準誤(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 SEM)的意義與應用,
發現了很多自己不瞭解的問題,包括觀念的澄清、數據的解讀、應用的範圍。
這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收穫,
因為越是鑽研,越能確定自己知道的是不是接近事實,或只是專家/論文/網路都這麼說,
所以應該是這樣。

一連串的問題,帶來一連串的驚奇!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問題]優質投影片的必備條件

除了設計美觀、內容可看,還要能快速吸引人注意,
圖片要可以自我解釋、公式的前因後果、縮寫也要交代(當然不能整篇文字敘述)。
使投影片一張至少要有一張的價值,
而不是需要講者講很多話才能補充完整。
如果講者的表達能力很好,當然也可以放一張圖表,就講一個小時,
只是,內容必須調理分明,免得大家聽得一頭霧水。

至於,什麼樣的投影片標題才算吸引人呢?
雖然不用像廣告一樣聳動,卻應該像戲劇中的經典名句或廣告標語一樣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
一覺醒來,我已然成名!
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XXX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Watch, watching with you~
第一次,就改變了世界!

如果只是單純寫成:我愛XX或歡迎XX,或許就不那麼吸引人了!
所以,下次報告最小重要臨床差異值(minimal clinical important difference)的標題或許可以設計成:
Can we believe it? 病人真的因你而改變了嗎?
XD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沒事別發展量表」的奧義

沒事別發展量表的真諦應該是:有事,還是得發展量表。
怎麼樣算有事呢?就是現在的量表不夠用或不好用。
所以,現在要重新表明心跡  ^^b

我在聽了心測老師的提醒之後,
仍然覺得發展華文版的中風後憂鬱量表是很重要的事。
原因有:
1.目前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中風後憂鬱會影響個案長期的動作、功能恢復,以及生活品質。
2.現有的量表多以一般憂鬱量表使用在中風個案身上。然而憂鬱症狀容易與中風後個案神經、生理症狀混淆,因此不易釐清。
3.中風後半年內,個案的情緒與神經功能都會有較明顯的波動、變化,因此不容易確診個案是否有憂鬱傾向。
4.憂鬱症個案的想法與表現,都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需要發展本土題目,才能完整反應個案的想法與感受。例如:台灣的老人憂鬱的時候不一定會想自殺,或直接說自己心情不好,而是會抱怨身體不舒服,或是抱怨記憶力衰退。

所以,發展華文版的中風後憂鬱量表,是相當有價值的!
因為,可以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以提升個案出院後的功能恢復與生活品質。

雖然它看起來一點也不容易,但是,也沒有哪個研究是容易的。
既然覺得它重要,就要投入心力來解決問題!

我的願景(遠望):與其他領域的專業合作,使中風後憂鬱量表可以普遍使用於中風後的個案。甚至,量表還可以分成共通題與本土題(像WHOQOL一樣),讓量表可以跨文化使用。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心理測驗之題目設計-漫長又痛苦的過程?

最近,心理測驗(註)的課程進入編寫題目的程序。
為了使題目內容豐富,每人在每個面向都貢獻6題,
集結起來共有126題。
再經過漫長的五個小時討論,刪掉了約一半的題目,剩下的題目也多少有修改。

這週題目給助教看過之後,就要開始找人試填問卷了!
然後分析個題得分的平均數、標準差、偏態等描述統計分數,以及試題困難度、鑑別力、因素分析,
再繼續修改題目。

看來,又是個繁複的過程,
不過,也因為可以親手操作,對於日後問卷信效度的驗證,一定有更深刻的體會。

註、此處的心理測驗不是指網路上的「心理測驗遊戲」,而是心理學界用來測量「潛在概念、特質」的測驗。而一個好的心理測驗要有良好的心理計量特性驗證,因此,是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所以老師諄諄囑咐:沒事千萬不要發展測量工具......(But it's too late for me to know that...)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精神醫學聽講心得-2:早期中風憂鬱的診斷與介入,困難重重?

以下為今天老人醫學的重點速記。詳細內容於週末補上。

1.診斷時,只參照DSM-IV並不夠,必須特別加上:無助、無用、無望感等心理的感受,以及對喜歡的東西失去興趣,等高風險的因子,才比較能協助診斷。此外,中風後有很多神經、情緒上的變化,在復原初期的變化很大,因此要中風後一年較能夠確診。

2.中風後憂鬱的用藥:除非情緒表現非常明顯,家屬要求開藥,才會用藥。但是療效非常兩極,如果只計算平均值,幾乎是沒有療效!

3.中風後憂鬱的治療方式:藥物搭配心理治療。由於中風後、心臟疾病的憂鬱有較高比例是心因性的,因為安慰劑的效果高達50%,也因此抗憂鬱藥物的效果必須有70%,才算有真正的療效。所以醫師一般會建議以其他方式輔助治療會有較佳的效果。例如:親友陪伴。但是以看護為主要照顧者的比例越來越高,個案的情緒實在不容易調適。(OT的機會來了!除了一般的復健,搭配支持團體,應有不錯的療效)

4.有些憂鬱症的症狀容易被誤以為是失智!例如:記憶力衰退。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精神醫學聽講心得:OT在哪裡?

這兩週跟醫學系大六學生一起上精神醫學(註一),
有溫故知新的感覺。
比起大二、大三上精神科概論與心理OT時的迷惘,
現在比較聽得懂、也比較知道要看什麼。至少,當醫師在投影片裡加入研究的圖表、數據,
也比較能理解他在解釋的是什麼。
例如:昨天看到一個憂鬱、焦慮疾患的因素分析圖,目的為釐清恐慌症(panic disorder)、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憂鬱症的症狀(正好是最近閱讀文獻遇到的困難)。
因為,就臨床的觀點來看,容易覺得兩者某些現象或表徵雷同,然而真正進行科學的驗證,
才能發現兩者確實在本質上不盡相同。
而自己也因為自己稍微瞭解這個因素模型、以及數字的解讀,
更覺得這堂課獲益良多。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開學一個月的心得

開學一個月了,有些心得益發明顯......

首先,是研究室的生活機能越來越好。如果公衛大樓能提供沐浴空間,差不多就可以直接睡在學校了!(床嘛,瑜珈墊兩張應該夠軟...)

其次,必須在忙碌的時候想著事情結束後的平靜,或是要用什麼犒賞自己。
不過,通常望梅就已止渴,因為之後未必真的會想這麼做/買/吃。
可是,經典電影《真善美》當中的「喜愛的事物」(Favorite things)一曲,總是在忙碌或是想睡卻要工作的時候迴盪耳際!

再其次,必須誠實又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又要鼓勵自己不能妄自菲薄。因此要提醒自己:我這次沒有做好,下次做好了,就進步了!務必要秉持著「雖覆一簣,進,吾往也!」的態度,繼續努力。

總之,開學之後,生活形態不同於忙碌的暑假。
儘管時常往返總區和醫學院,卻有比較多時間思考(註)。
希望這學期,能夠潛心修學,厚植研究功力。

註、暑假因為要上英語會話,又有一些外務,
三個月的時間比學期間還匆忙許多。
某次會話課時,練習「如果」的造句,主題是:「如果我有多一點時間,我會......」。
我毫不猶豫地就說:「如果我有多一點時間,我會待在家裡或辦公室,一動也不動。」
以及「如果我有多一點時間,我會好好吃一頓10分鐘以上的早餐/晚餐。」
聽起來,一整個頹廢啊......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我所學到的事-第一次心理計量特性課程的收穫

這週是第一次在課堂上向大家介紹心理計量特性的概念,
由於自己並沒有深入瞭解ICC的概念,也沒有完整的準備,因此上台前還在倉促地修改投影片。
這也讓我更加瞭解:重要的事情,應該更早準備。
此外,深刻體會到「有做、做完、做對、做好」的層次差異。
這次,我只有達到「有做」,連「做完」還很勉強,後面兩者就還差得遠了,當然不能期待自己的報告能夠讓聽眾清楚聽懂。
所以,希望下週能早點開始製作投影片,
每次往對的方向前進一點點,持續地夠久,就會有成果了!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情緒課程障礙課程之聽課想法

1.不同族群的憂鬱表現與特徵是否不同?
.....-青少年的憂鬱時常以悶悶不樂或易怒表現,老人的憂鬱常以身體化的症狀(somatic symptoms),例如:頭痛、疲倦等形式出現,但不一定會表示自己心情不好。因此中風個案的憂鬱應該有一些憂鬱的特質與其他族群不同。

2.如何詢問個案負向情緒,才能使個案誠實或放心作答?
.....-之前觀摩老師的助理評估,雖然大家都會盡可能委婉且平靜地詢問個案負向情緒,但是基於東方人不善於/習慣表達情緒的文化背景,因此收案所得資料可能有些誤差。儘管我們預期個案在面對醫療時會盡可能告知,然而因為憂鬱導致的無法專注與記憶力減退,也可能造成施測上的困難。

3.中風後憂鬱症個案的腦部是否與一般憂鬱症個案的腦部有同樣損傷?
.....-雖然我始終搞不清楚腦部的結構與已知的功能,但是因為憂鬱症有部分成因是大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減少,導致部分細胞受損或死亡,因此中風後憂鬱受損的區域可能與憂鬱症個案的受損區域相近。

第一次心理計量特性報告準備心得

這學期新增了一門刺激的課:OT心理計量特性之概念與驗證。
每次閱讀2-4篇文獻,再就文獻中提到的重要心理計量特性作報告。
這週是Jenny和我第一次報告,主題為ICC和Cronbach's α。
對於沒有真正著手做研究的人而言,這兩個數值通常是參考用,不具重要意義(雖然後來老師說Cronbach's α 因為「身份」界定模糊,而且容易受到題目數、題目間的相關性影響,確實是參考用)。
但是要把ICC和Cronbach's α的概念與應用說明清楚,就不太容易了!
一方面是統計概念較為複雜,另一方面是不太能理解它的沿革、優點與限制,
報告的時候就有點零零落落。
雖然後來老師說之後還有機會深入報告,
但經過這次經驗,才知道之前學過、聽懂、甚至搞懂過的知識,
是多麼容易流失!
但是經過自己穩紮穩打搞懂的學問,流失的時間或許會慢一些。
不過,因為是靠自己查資料和彙整,累積得也特別慢,
有時候會很煩躁,因為自己花了這麼多時間,還是弄不清一個應該沒有困難到無法理解的東西!
如果老師覺得不適合給直接的答覆,看到我們卡在哪裡,
能不能多給一些思考的線索呢?

不然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概念是不是對的,
說不定還會一直錯到下次又剝了一層皮,才搞懂一點點...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撥開研究的迷霧

近日聽了幾堂專題報告,發現幾位講者喜歡以自己的研究作為演講內容。
演講者對於自己的研究熟悉、偏愛,這都可以理解,
但是因為研究量甚豐,每篇研究都重複以「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進行,
連續聽五篇以上,就使聽眾困惑了!
到底,講者最想呈現的是什麼呢?
是研究量或是研究結果?
還是研究架構的建立?

看到別人的報告風格,再想想自己的功力,
目前還是期待自己可以精巧取勝吧!

不過,能在一場報告中提出自己針對同一主題的9篇研究,
他的研究架構,確實很令人欽佩呢!

附帶一提,在今天專題聽到一句滿具震撼效果的話:
臨床醫師如果不做研究,診斷就不容易精確!
這段話套用到職能治療領域,或許也很適用!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991006、08會議記錄-專題報告之題目訂定

這學期的專題報告以中風後憂鬱(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之相關量表評析為主,以下為會議與研究內容的圖表化流程。
本日金句:使報告內容深刻的要點:有層次且全面。
...................想想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有助於研究之拓展。  

◎ 插入簡報的方法:http://at.u41.tw/2009/09/power-pointblogger.html


PSD專題報告題目發展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Nancy Wu.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與躁鬱症和憂鬱症相關的問題

今天上完躁鬱症與憂鬱症的診斷,有一些想法想留著之後慢慢澄清。
先記錄下來:
1. 不同階段的憂鬱症/憂鬱傾向有何特徵?
2.憂鬱量表是否也可發展成像WHOQOL的模式一樣,有共通的題目,也有本土/疾病共通的題目?如此,可以檢少發展量表的人力物力與時間,也容易廣泛應用。
3.憂鬱通常伴隨著焦慮,但是焦慮疾患在DSM-IV是另一個診斷項目,當症狀尚未嚴重到符合診斷時,應如何區別?
4.憂鬱症包括輕鬱與重鬱,若要發展篩檢量表,是否需要區別二者?或是以切截分數判定是否有憂鬱傾向,但超過那個分數,並不代表症狀的程度即可?

英文寫作-常見的台灣學術英文寫作的錯誤、如何寫定義

上寫作課時,老師提到幾個台灣學者撰寫英文論文常犯的錯誤(error),
他表示:因為有些自字翻譯成中文,會以為是一樣的意思,因此容易誤用。
或是因為語言的「思考邏輯不同」,像是有單複數的差別的字,也很容易搞混。

此外,這次課程也提到如何依文章的需求來撰寫定義,使詳略互現。
而且,定義關係著整篇文章探討的核心與脈絡(尤其是要發展量表時),
因此必須要能使人一眼看出它的概念,而且要盡量中立,減少主觀感受的解釋。
例如:美麗的、正面的、好的、負向的、不良的,都有比較明顯的好壞之分。
就不太適合使用。

為了方便自己記憶,也提供給需要寫英文論文的讀者參考,
以下簡單記錄上課的要點。

I. Typical Taiwaness error
1.researches
2.a concerned problem →  significant
3.Besides → Additionally  因為besides是指除此之外,有另闢蹊徑的意思,所以是指跟之前主題不那麼相關的其他。
4.though→ Even though, althought 較為正式

II. 選詞以意義單純、明顯地為佳
1.due to:(1) because of  (2) the attribute for the ... 因此直接使用because , because of , or own into為佳
2.meanwhile:發生在不同地區的相同事件,於學術寫作較少見。
3.can:含有機率、能力、不確定的含意,因此不易使句子肯定、明確,不建議常用。
4.will & would:
-will:較肯定的陳述方式。例如:本研究可解決某些問題。
-would:理論上,假設如此。例如:本研究估計有XXX人有此問題。

寫作的過程:error(未知的錯誤)→ mistake(已知的錯誤,但可能是不小心犯錯)→ correction

III定義的書寫方式
1.Extended definition:為初學者或複雜的事件做較完整的定義。格式:專由名詞→分類→描述
範例:杏仁核→為腦中的重要結構→在害怕或焦慮時,可調節防禦行為
2.Short definition:可提供集中主題的效果,也可以短句說明自己的定義與其他作者的定義之異同。
3.interpretive definition:解釋可能會混淆的詞彙,所以會使用 "  ",把要討論的字標舉出來。

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問題意識與批判性思考

今天下午去聽了學習策略工作坊的課程,主題是問題意識的培養。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對問題的本身或問題的呈現有一套看法。
這套看法可以是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是依據別人的研究或說法。
而問題意識最好能夠以mapping或equationalization的方式呈現,
也就是以圖像化或是方程式化的方式,簡略地說明自己的想法。

雖然演講方式比較像對一般民眾,且例子過多,反而有喧賓奪主之感。
講到重點時,又只是念投影片,實在可惜。
不過,還是提供了我一些想法:
1.問題意識與批判性思考有何不同?
  (批判性思考:專門找出自己與別人的思考與論證錯誤的一門技巧﹐目的在於建構更有說服力的論證以及提昇自己的思考能力。而非一種詭辯術
2.擔心給學生投影片之後,學生就會不聽課的老師,是否該想想:如果看了投影片就完全可以知道上課的內容,何須上課?

參考網頁:http://www.hfu.edu.tw/~cchi/critical%20thinking%20web/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結束了!解剖

這週五結束解剖課的助教,鬆了一口氣,那段學習記憶實在是太遙遠又太模糊了!
看著學弟妹努力對照圖譜想弄懂塑膠模型和大體老師身上的構造,
好像看到自己過去的孜孜矻矻,甚至,還有那麼點驚惶。

那份驚惶,不僅是課業量(一週16堂課,共6學分),或是和醫學系共學的壓力,
還加上那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地閱讀原文書,上面記載著我向來不擅長的人體地理,以及大量的生字。在搞不清楚狀況下(之前的學長姐,也很少人搞得清楚的感覺),把整本課本生吞活剝地看了又看,
整本書好像都是重點,又好像不應該有這麼多重點
可是,所有身體構造的單字都可能出現在考題上,Lecture部分還可以勉強猜一下,
Lab考跑台,單字拼錯一點點,可是整題都沒分數的!
於是,日夜抱著兩大本黑亮的Moore和Neiter,出入在個個閱讀空間。
連作夢都夢到自己在讀書、或是大體老師醒過來,甚至拿著心臟追著人丟(註一),
始終沒能搞懂肌肉、血管、神經的走向,或是很快記住,又很快遺忘。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英文寫作-引言

書寫引言時要考慮聽眾(讀者)、文章定位(nache)、段落(move)、與前人研究的差異(gap)

段落一、建立領土
1.聲明自己的要探討著中心思想、或特別的主題
2.針對主題作一般性的討論
3.回顧前人的相關研究

段落二、建立文章定位
1.提出別人的不足或批判前人的錯誤(counter-claim)
2.說明與前人研究的差異:避免過於負向的詞彙,一方面不理性,另一方面,學術的世界是很小的......
3.提出研究問題
4.延伸相關主題的知識

段落三、佔據文章定位
1.列出研究目的、簡述本篇的研究方法
2.描述主要發現(通常是結果非常重要或令人意外時)
3.說明本篇論文的架構(通常用於不是IMRED格式的文獻)

動動腦:為什麼要用漏斗式的書寫方法?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時間管理課程上課筆記與心得

時間管理一直是研究生的必備能力,但是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並不好,因此收到學習策略工作坊的信,就覺得應該去充電一下。
以下簡述自己覺得重要的筆記。

一、容易浪費掉的活動/零碎時間,包括:拖拖拉拉、看電視、聊天、發呆、生病(沒有人願意吧)、睡過頭、沒有計畫、等候別人、講電話。
而網路便捷的時代,一台有網路的電腦簡直是綜合了上述多項「誘因」,使人跳入事情做不完的淵藪。
解法:資料蒐集好之後,拔掉網路線,專心工作!

二、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多留點時間給重要的事(這句話好耳熟啊~~~)
老師建議找出必須做、應該做、想做的事,然後歸類為緊急重要、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四類,並依序完成。
我自己則傾向於先處理緊急不重要,再處理重要不緊急。因為緊急不重要的事情錯過了,可能就會引發重要的後果了!而重要不緊急,比較像是日積月累的成果,例如研究生的能力培養,每天都做一點點,進步一點點。
因此結論是:見仁見智。在某些狀況,還是會先做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例如報告寫不完了,卻突然想整理書桌或房間。如果這樣可以幫助安定心神,當然還是會做啦!只是不能太完美主義,不然事情永遠沒有一個了結。

心理測驗製作心得(1)

從上週開始,心理測驗課要分組練習製作心理測驗。
此處的心理測驗並不是指網路上「測測你的個性」或「測看看你是不是有耐心的人」之類的「心理遊戲」(心理系的老師一再強調),
而是用量化的方式來測量潛在構念。
由於未來的研究與量表的信效度驗證相關,因此覺得能在課程中實際編製量表(當然是很粗糙啦),對研究很有幫助。
所以即使無法列入畢業學分,不過因為課程內容很重要,而且反正學費都繳了,當然要充分利用,還是要認真學習。

我們這組後來討論出的題目是「大學生的考試焦慮」(個人覺得若改成研究生的論文發表焦慮,應該也很不錯......),本週進度為:說明研究主題、研究動機、定義所欲探討的潛在構念。

對研究生來說,搜尋文獻並不是非常大的困難,整合大家搜尋到的資料才是一大挑戰(註一)。
然而這次上課讓我最驚訝的是:心理系的學生居然在大二就開始使用Pyscinfo(最大的心理學資料庫)查資料,
並且閱讀英文文獻。
回想過去自己的求學歷程,是大三才學習如何使用Medline,大四才真正開始看英文文獻,而且能避免就避免。
這之間的差距,令人昨舌!
但是與同組的同學討論之後,他們表示:其實並不很清楚自己學了這個要做什麼,
或是自己到底學了什麼。
都是要等大三、大四開始進實驗室(真早!),才會比較知道自己學的東西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
看來,大學生還滿常不知道自己學的東西要怎麼用......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研究生與大學生的不同


研究生
大學生
學習方面
態度
積極學習與研究領域相關的知識,減少放鬆型的課程
被動接受專業知識,主動學習有興趣的課程(例如:文學、藝術、天文等)
課前準備
會先快速瀏覽課程大綱,並且在課前會快速翻閱教材
除非有課前小考,否則鮮少預習。
課後複習
通常在下一次上課前快速瀏覽或整理心得到部落格上
除非自己很有興趣的部分(例如:小兒的活動設計或是SI),其他考前才會讀。
學習效果
大概知道自己在學什麼,但是還沒紮實到可以清楚向別人說明的程度。而且時常懷疑自己到底學了什麼。
等到學期結束,甚至更久之後,拿出整個課程表,才知道自己這學期都學了什麼。可以向別人說明這學期大概學了什麼。
延伸學習
針對特別有興趣的議題會主動去查。此外在做專題報告的時也會盡可能地尋找相關文獻。(但不確定什麼是有系統的學習?)
只有依興趣學習
報告準備方式
1.小型報告至少要提早一週準備、中型要三週、大型要六週前準備。
2.研究所的作業較少需要與同學討論。但由於下修大學部的課,還是常常要跑去總區討論。
1.小、中、大型報告的準備時間分別為3天、1-2週、4週。
2.常要花很多時間討論報告。
生活作息
可運用的時間
明顯地減少,時間表時常被例行的事務排滿、並且要處理突發狀況。
時間常花在交通上,尤其是往返醫學院與總區
較多臨時起意的活動。
時間多花在圖書館裡看有興趣的書或電影。
需要預留的緩衝時間
平時約人:30-60分鐘
報告:3-7天不等
平時約人:5-15分鐘
報告:2-3
運動
每週三瑜珈(1.5hr)、平時多走路、爬樓梯、一個月爬山一次
每天騎腳踏車上下學、每週一次體育課(2hrs)
睡眠時間
有越來越少的趨勢,時常覺得疲倦
會盡可能早睡、或在課餘時間補眠
社交圈

以同學、家人為主。很少認識新朋友(通常是選外系的課認識的)。
以社團、家人為主。容易遇到新朋友。
生活滿意度
1-10分(1最低,10最高)
7 (如果可以努力把作息時間往前調一個小時,應該可以提升至8
8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久違了,解剖

這學期運氣太好,抽到當解剖助教,三聲無奈也不夠嘆。
回想自己過去學解剖,幾乎可以說是瞎子摸象,
學得支離破碎,根本無法記住神經血管為什麼從這裡穿過去,又從那裡穿出來。
就像以前讀地理,也不知道怎麼從北京搭火車到上海,或是哪一條河流經哪些國家,
空間概念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所幸,自己並不害怕看解剖書(不然怎麼讀自然組)、也不害怕上大體課,
而且這次授課老師開恩,助教不用教大體解剖實驗(註一),
只要當學生找不到骨頭或大體上的重要標誌(landmark)時再協助翻書即可。
不過,還是發生了好笑的事。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月到中秋分外明


今年中秋恰巧在颱風之後,白天幾乎萬里無雲,夜晚只多了一層薄薄的雲,給人們明亮的月夜!
然而在中正紀念堂賞月時只帶了手機,拍不出清楚的夜色,只好放別人在宿舍屋頂的照片囉!

看著皎潔的月光,「天涯共此時」便足矣,何需一家烤肉萬家「香」呢?

註、感謝孟謙學長分享照片。